学术导师 -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新闻动态 | 党群建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首页 / 人才队伍 / 学术导师
丁希仑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博士,教授。

1994年3月-1997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1月-1998年11 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作博士后。1998年12月-2000年9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机器人研究所任副教授。2000年9月-2001年9 月,在英国伦敦南岸大学计算机、信息与数学学院作博士后。2001年9月-2004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研究所任副教授、副所长。2004年7月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1999年首创国内第一台球形机器人样机,国家发明专利“遥控自驱动球车”ZL00123877.9;可用于水面、沙滩等复杂环境探测和娱乐等领域。2000-2004年,搭建面向空间舱内作业的拟人双臂/灵巧手机器人系统平台,开发了基于PC机的冗余度双臂系统协调操作的三维图形仿真环境,提出了“单机—单操作者—多人机交互设备—多机器人”的新型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体系结构。2004年,提出了柔性变胞的思想,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轮腿式变结构机器人。2006年,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合作提出并研制了一种轮腿式六足星球探测机器人,具有轮腿复合的行走机构和半球形外壳的本体,满足复杂的星球表面环境探测需要。2004-2010年,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四旋翼双臂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在实现旋翼飞行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本体上配置的双臂(双腿)实现空中操作或壁面行走等作业功能。

曾主持国家863青年基金项目“载体受控的柔性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自由漂浮的空间机器人非完整约束运动规划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弹性机构的李群李代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其中SCI/EI收录近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